堵疏结合治理“电动车进楼道”

  2021年07月06日 17:03
  来源:经济日报

近日,应急管理部发布《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》,将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。《规定》明确,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、疏散走道、楼梯间、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。违反规定拒不改正的,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,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,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。

近年来,因为电动自行车上楼入户、在楼道内停车或充电引发的纷争以及安全事故不时发生。电动自行车能给公众生活带来便利,但这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。由此来审视《规定》的内容,其现实价值更加凸显。

不过,要认识到,“电动车进楼道”安全问题的根治,并非靠简单罚款或一纸规定就能自动解决。此前,有部门曾下发《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》,提出“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、楼梯间、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”。遗憾的是,有些事故还是发生了。

这也提示人们,若想让《规定》落到实处,配套措施不可少。一方面,物业部门要积极履行小区安全问题“监管者”角色,对违反《规定》的行为要积极督促业主改正;职能部门应严格抓好《规定》落实,该处罚的处罚、该批评教育的就批评教育,确保《规定》“长牙齿”,切实形成警示效应、倒逼效应。另一方面,地方财政部门不妨设立专门公共资金,探索在小区内提供可供电动自行车充电、停放的专属区域,并做好巡查看护。只有堵疏结合,“电动车进楼道”等公共安全问题才能解决。(本文来源:经济日报 作者:龙敏飞)


责任编辑:黎经超
相关新闻
关于我们
网站简介
网站导航
网站声明
联系我们
广告中心
帮助中心
业务概况
三亚日报
在天涯网
三亚新闻网
大三亚客户端
微信公众号
微博
学习强国号
直播
抖音号
更多链接
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
谣言曝光台
法律顾问
友情链接
人才招聘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898-88899867、88899901 举报邮箱:Sytvxxzx@163.com     琼公网安备 46020402000006号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7207号 琼ICP备07002213号
  网络110 报警服务
三亚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